2025-01-02
分享到
在數學的邏輯世界里,結果通常非黑即白,不是零就是百分之百。然而,在探討外星生命這個議題時,這種機械的概率計算并不能反映現實的復雜性。
許多人堅信,外星生物是宇宙的必然產物,他們心中的信念是堅定的——外星生物存在率高達百分之百。然而,我想強調的是,從科學的角度來看,人類能夠接觸到這些生命體的幾率微乎其微。
深入分析后,人們會意識到,那個百分之百的存在感可能只是一種錯覺或偏好,因為在廣袤的宇宙中,生命的誕生和文明的興起實則罕見。
許多人僅從宇宙的廣袤和漫長歷史中得出生命普遍存在的結論,卻忽略了宇宙中真正發(fā)生過的事,也忽視了孕育生命所需的嚴苛條件。
目前,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只存在于地球上,而我們也只能以此為藍圖去理解生命的產生與進化。
的確,宇宙無比遼闊,可觀測直徑高達930億光年,銀河系本身也有20萬光年之廣。鮮為人知的是,銀河系中存在著宜居區(qū)域,而太陽系恰巧位于其中。
舉例來說,月球和火星同樣位于太陽系的宜居區(qū)域內,然而那里寂靜無聲,絲毫不見生命的蹤影。
要誕生生命,需要一系列苛刻的條件,如與恒星的距離、行星的質量、大氣層和磁場的存在、大質量行星的守護、衛(wèi)星穩(wěn)定的自轉軸作用以及地質活動等等。所有這些因素都必須恰到好處,生命才有可能孕育。
進化的過程充滿變數,大自然并沒有偏愛智慧的傾向,反而似乎在試圖淘汰智慧。因此,人類的出現可以說是天賜之福,也可以說是意外之物,因為本不應有我們的存在。不要誤以為人類是宇宙的寵兒,我們實際上是罕見的異類。
如此看來,人類未能發(fā)現外星生命其實是情理之中。反之,如果未來某一天真的發(fā)現了外星生命,那才堪稱奇跡。
退一步講,即便宇宙中存在其他文明,人類發(fā)現他們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,因為有太多因素在阻擋這種相遇。
德雷克方程表明,單是我們的銀河系,可能就有十萬個文明存在。但這個數字放在廣闊的宇宙背景下,顯得蒼白無力??紤]到文明之間的巨大距離,以及通信效率的低下,找到外星人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,德雷克方程只是一種概率估算,并沒有將生命誕生的所有因素考慮在內,誤差極大。如果將所有條件都納入,文明誕生的概率幾乎為零。
還有一點,人類和地球實在是太過渺小。人類文明的歷史只有數百萬年,而宇宙已有138億年的歷程,如此短的時間內找到外星人幾乎無望。
地球之于宇宙,渺小得無法用言語形容。如果宇宙有地球般大小,那么地球可能比沙粒上的細菌還要微小。
人類雖自詡科技先進,可以探索更遠的太空,但這種探索在宇宙尺度下幾乎不值一提。
相比之下,人類發(fā)現外星生命的幾率甚至比兩個不同地域的螞蟻種群發(fā)現彼此的概率還要低。
這也是為什么我對人類找到外星人持悲觀態(tài)度,長時間做科普工作讓我變得更加理性。我堅信人類發(fā)現外星人的概率極低,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會停止想象。
雖然人們愿意接受諸如外星人肯定存在、人類即將與他們相遇甚至“人類早已接觸外星人”這類奇聞,但這些違背了我的初衷??破毡仨毥⒃谑聦嵵?,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,但不應過度偏離現實。
當然,如果未來人類真的找到了外星生命,那概率就會從零瞬間飆升至百分之百。概率這種事,無法絕對界定,但現階段我們能做的只是分析和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