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
粘“叽鸟儿”和蜻蜓凝固的历史刹那的永恒新浪博客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
前一篇:一幅“京味儿”十足的民俗画
后一篇:同春园见证父母60年美满婚姻
我和小伙伴来到陶然亭公园,盛夏的公园“叽鸟儿”叫声此起彼伏。特殊时期公园已不要门票,进了公园先看望了爷爷、奶奶,之后,开始了粘“叽鸟儿”、蜻蜓的游戏。园内“叽鸟儿”叫声不断,真要粘它还不好找,因为趴在树梢枝头的“叽鸟儿”、蜻蜓一动不动,粘它还有技巧,根据“叽鸟儿”、蜻蜓都是向上飞的特点,当看到“猎物”举起竹竿,涂胶的杆子头一定要在翅膀的上方一点,这样它一飞起即被粘住,如果从下往上去粘,刚一触碰它就飞了,根本粘不到。一早儿到公园,到了晌午,功夫不负有心人,粘了两只“叽鸟儿”和十几只蜻蜓,由于胶粘在透明的翅膀上,翅膀显得很脏,有些蜻蜓的翅膀被破坏了,完好无损的不多。 0 1976年,唐山大地震那年我13岁。北京的震感很强,地震过后市民都躲到外面住“地震棚儿”就是临时帐篷或活动房屋,好像大震随时要到来似的,人们如临大敌,回家取点东西都要马上离开,生怕捂在里头。那时,投资地产失败后,李亚鹏挖走李子柒团队当起了田园生活网红?,我家临时搬到了北京八十九中学,住在学校操场临时搭起的帐篷,帐篷里是一个大通铺,几个家庭吃住在一起,像过共产主义生活,我爷爷、奶奶搬到陶然亭公园内搭建的帐篷,度过了震后令人难忘的日子。记得,我粘“叽鸟儿”、蜻蜓就在那年夏天。
北京人把蝉(知了)叫“叽鸟儿”。我记得粘“叽鸟儿”和蜻蜓的方法是,找来一块自行车内胎胶皮,将胶皮剪碎放在小罐头盒里加少量松香,放到火上熬,熬到胶皮颜色由红变成棕色,摸起来粘粘糊糊的如同胶一样,把胶涂在竹竿杆子尖稍上,用铁纱做成一只小笼子,准备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。现在一闻到烧胶皮的味儿,就联想到那时粘“叽鸟儿”、蜻蜓的情景。 我的“老刘画画儿”已经落户今日头条。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。我带你走进那尘封的记忆。 昵 称: 下一篇:没有了
|